克羅恩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腸病,通過規范治療和科學管理可長期控制病情。患者生存期與疾病活動度、并發癥及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多數患者壽命接近正常人。
1.疾病分期:輕度患者通過藥物控制可維持長期穩定,中重度患者需生物制劑或免疫調節劑干預。疾病活動指數CDAI是評估預后的關鍵指標,定期監測有助于調整治療方案。
2.并發癥管理:腸梗阻、瘺管等并發癥會縮短預期壽命。早期發現可通過腸鏡或CT檢查確診,必要時行狹窄成形術或腸切除術。營養支持可降低術后感染風險。
3.藥物治療:抗TNF-α制劑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甲氨蝶呤能有效誘導緩解。新型JAK抑制劑托法替尼對難治性病例顯示療效。
4.生活方式:低渣飲食減少腸道刺激,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預防骨質疏松。戒煙可使復發風險降低40%,規律有氧運動改善腸道蠕動功能。
5.監測隨訪:每3-6個月復查糞鈣衛蛋白和CRP,年度腸鏡評估黏膜愈合。合并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者需額外進行MRCP檢查。
患者應建立包含胃腸病醫生、營養師的多學科隨訪體系。每日保證30克膳食纖維攝入,優先選擇蒸煮烹飪方式。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次,每次45分鐘可改善腸道微循環。夜間睡眠不少于7小時有助于調節腸道免疫,維持病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