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生物制劑等方式治療。慢性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遺傳因素、環境刺激、心理壓力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慢性濕疹患者需堅持使用含神經酰胺或尿素的醫用保濕劑,每日多次涂抹以修復皮膚屏障。避免使用含香精或酒精的護膚品,沐浴水溫控制在37攝氏度以下,清潔后3分鐘內及時涂抹保濕產品。可選擇凡士林、絲塔芙等低敏型保濕霜,對干燥脫屑型濕疹效果顯著。
2、外用藥物
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適用于急性發作期,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合面部及長期使用。合并感染時可配合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膏,頑固性皮損可嘗試水楊酸軟膏促進角質剝脫。所有外用藥均需在醫生指導下階梯式減量使用。
3、口服藥物
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緩解瘙癢癥狀,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適用于重度頑固病例。合并廣泛感染者可能需要口服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嚴重滲出性病變可短期服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及血藥濃度。
4、光療
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適用于成人頑固性慢性濕疹,每周2-3次照射可抑制局部免疫反應。UVA1療法對慢性肥厚性皮損效果較好,PUVA療法需配合光敏劑使用。治療期間需做好眼部防護,禁忌用于光敏感或皮膚癌高危人群。
5、生物制劑
度普利尤單抗等IL-4/IL-13抑制劑適用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型濕疹,需皮下注射給藥。蘇金單抗等IL-17抑制劑對合并掌跖角化型濕疹有效,使用前需篩查結核等感染灶。生物制劑治療期間需定期評估療效與不良反應。
慢性濕疹患者應穿著純棉透氣衣物,避免搔抓和過度清潔。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及高組胺食物攝入,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合并過敏性鼻炎或哮喘時需同步治療,病程超過6個月者建議每3個月復診評估。老年患者需特別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兒童患者優先選擇弱效激素及物理療法。長期管理需建立個體化治療方案,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頻繁更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