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不一定有明顯癥狀,部分人群可能長期無癥狀。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頭暈、心悸、視物模糊、耳鳴等,但癥狀與血壓水平未必相關。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許多患者在體檢或出現并發癥時才被發現。早期高血壓可能僅表現為輕微頭痛或頸部發緊,這些癥狀容易被忽視。隨著病情進展,持續高壓狀態可能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出現活動后胸悶氣短。眼底動脈硬化會引起視物模糊或飛蚊癥,腎動脈硬化可能導致夜尿增多。嚴重時突發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需警惕高血壓危象。
部分患者即使血壓顯著升高也無不適感,這與個體耐受性差異有關。老年人因血管彈性下降,對高血壓感知更遲鈍。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悄無聲息地損害心腦腎等靶器官,增加心肌梗死、腦卒中風險。妊娠期高血壓可能僅表現為踝部水腫,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時癥狀也常不典型。
建議定期監測血壓,尤其有家族史、肥胖、高鹽飲食等高危人群。無癥狀高血壓患者仍需規范治療,通過低鹽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等方式管理血壓。出現視物變形、胸痛、言語不清等預警癥狀應立即就醫,避免靶器官不可逆損傷。血壓控制目標需個體化制定,合并糖尿病或腎病者要求更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