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膽囊癌早期可能出現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皮膚黃染、體重下降、發熱等癥狀。膽囊癌早期癥狀主要有右上腹持續性鈍痛、進食后腹脹噯氣、鞏膜或皮膚發黃、短期內體重明顯減輕、反復低熱等表現。由于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易與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混淆,需結合影像學檢查確診。
1、右上腹隱痛
早期常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鈍痛或脹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這種疼痛與體位變化無關,夜間可能加重,普通止痛藥效果有限。部分患者會誤認為是胃炎或膽絞痛,但膽囊癌疼痛往往呈進行性加重趨勢。
2、消化不良
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明顯腹脹、噯氣、惡心等癥狀,伴隨食欲減退。由于腫瘤影響膽汁排泄,脂肪消化吸收障礙,可能出現脂肪瀉。這些癥狀與慢性膽囊炎相似,但常規治療改善不明顯時應警惕。
3、皮膚黃染
腫瘤壓迫膽管導致膽汁淤積時,會出現鞏膜黃染、皮膚發黃、小便顏色加深等梗阻性黃疸表現。早期可能為間歇性黃疸,隨著病情進展逐漸轉為持續性。皮膚瘙癢是伴隨黃疸的常見癥狀,與膽鹽沉積刺激神經末梢有關。
4、體重下降
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的10%需高度重視。癌細胞消耗大量能量,加上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導致進行性消瘦。部分患者會出現貧血、乏力等消耗性癥狀,這種體重下降與刻意減肥無關。
5、反復低熱
腫瘤壞死組織吸收或合并感染時可引起37.5-38.5℃的低熱,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發熱可能伴隨夜間盜汗,需與結核等感染性疾病鑒別。腫瘤熱通常無規律性,血常規檢查可能顯示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升高。
建議40歲以上女性,特別是有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病史者,定期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出現上述癥狀時應盡早就診,通過腫瘤標志物檢測、增強CT或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日常需保持低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控制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適當運動有助于促進膽汁排泄,戒煙限酒可降低膽道系統惡性病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