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糞口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五種途徑傳播。
1、呼吸道飛沫傳播
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可直接進入他人呼吸道。飛沫在1米范圍內傳播風險最高,醫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阻隔此類傳播。密閉空間內飛沫可能懸浮形成氣溶膠,增加傳播概率。
2、接觸傳播
病毒通過感染者污染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電梯按鈕傳播,健康人觸摸污染表面后接觸口鼻眼黏膜導致感染。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環境中的病毒,勤洗手是重要預防措施。
3、氣溶膠傳播
在密閉、通風不良環境中,病毒可在空氣中長時間懸浮,傳播距離超過1米。醫療機構氣管插管等操作易產生氣溶膠,普通環境中抽水馬桶沖水也可能產生含病毒氣溶膠。
4、糞口傳播
患者糞便中可檢出活病毒,通過污染水源或食物傳播。便后未徹底洗手可能造成間接傳播,消化道癥狀患者需單獨使用衛生間,馬桶沖水時建議先蓋蓋子。
5、母嬰垂直傳播
孕婦感染可能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傳染胎兒。新生兒咽拭子、胎盤組織中曾檢出病毒核酸,但發生概率較低。感染孕產婦應做好防護措施,分娩后需對新生兒進行醫學觀察。
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需采取綜合措施。除規范佩戴口罩外,應保持室內通風換氣,每日開窗不少于3次。接觸公共物品后及時用流動水洗手,不具備洗手條件時使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觸摸面部,打噴嚏時用肘部遮擋。家庭中有人出現發熱癥狀時,應單獨居住并做好物品消毒。收取快遞后建議對外包裝進行消毒,生鮮食品需徹底煮熟后食用。疫情期間減少聚集活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高風險區域返回人員應主動報備并配合健康監測。疫苗接種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和重癥概率,符合條件者應完成全程接種及加強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