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鼠可通過保守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關節鼠通常由關節退變、運動損傷、骨關節炎、滑膜增生、游離體形成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療:關節鼠體積較小且無癥狀時可暫不處理,減少跑跳等沖擊性運動,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鍛煉。每日冰敷關節15分鐘緩解炎癥,使用護膝或支具穩定關節結構。
2、藥物治療:關節鼠引發滑膜炎時可用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控制疼痛,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改善潤滑功能。急性期可短期口服潑尼松減輕滑膜水腫。
3、關節鏡手術:適用于游離體直徑超過5mm或頻繁卡壓關節的患者,通過刨削增生滑膜、摘除游離體恢復關節功能。術后需進行直腿抬高、踝泵訓練等康復鍛煉。
4、開放手術:針對合并嚴重骨關節炎的病例,可能需行關節清理術或部分滑膜切除術。術后關節制動2-3周,逐步開始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
5、病因治療:骨關節炎患者需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半月板損傷者應避免深蹲動作,必要時進行軟骨修復手術。
日常飲食可增加三文魚、堅果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規律進行水中太極等低強度運動。出現關節交鎖、持續腫脹時應及時復查核磁共振,避免繼發關節軟骨損傷。長期存在關節鼠可能加速關節退化,建議每6個月進行專科隨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