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單純性肥胖的病因主要有遺傳因素、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心理因素、內分泌代謝異常等。
1、遺傳因素
父母雙方或一方肥胖的兒童發生單純性肥胖的概率較高,這與家族遺傳易感性有關。肥胖相關基因可能影響能量代謝、脂肪儲存等生理過程。家長需關注有肥胖家族史的兒童,從小建立科學飲食結構,避免高糖高脂飲食。
2、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要環境因素。過量食用油炸食品、含糖飲料、零食等,會使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家長需幫助兒童控制每餐分量,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培養細嚼慢咽的進食習慣。
3、缺乏運動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減少能量消耗,電子設備使用時間過長會擠占運動時間。學齡期兒童每日應保證60分鐘以上中高強度運動,如跑步、游泳、球類活動等。家長需以身作則,帶領兒童參與戶外活動。
4、心理因素
部分兒童通過進食緩解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形成情緒性進食行為。家庭關系緊張、學業壓力過大可能誘發暴飲暴食。家長需關注兒童心理狀態,通過溝通疏導情緒,避免將食物作為獎勵手段。
5、內分泌代謝異常
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紊亂、胰島素抵抗等病理改變可能導致體重調節異常。這類情況常伴隨黑棘皮癥、月經紊亂等癥狀,需通過血清胰島素、糖耐量等檢查確診。確診后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和營養治療。
預防兒童肥胖需采取綜合措施,建立規律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控制屏幕使用時長。飲食上選擇全谷物、優質蛋白和新鮮蔬果,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定期監測身高體重變化,發現增長過快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指導。家長應以鼓勵代替批評,幫助兒童建立健康體像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