瘌痢頭一般是指頭癬,可能由真菌感染、皮膚屏障受損、接觸傳染源、免疫力低下、遺傳易感性等原因引起。頭癬主要表現為頭皮紅斑、脫屑、斷發或膿皰,需及時就醫進行真菌學檢查。
1、真菌感染
皮膚癬菌感染是頭癬的主要病因,常見菌種包括毛癬菌屬和小孢子菌屬。這類真菌通過分解角質蛋白繁殖,導致頭皮角質層破壞。典型表現為環形紅斑伴邊緣隆起,患處毛發干燥易斷。確診需刮取皮屑進行氫氧化鉀鏡檢或真菌培養,治療以抗真菌藥物為主。
2、皮膚屏障受損
頭皮外傷、過度燙染或長期使用堿性洗護產品會破壞皮脂膜完整性。受損的皮膚屏障使真菌更易定植,可能誘發局部炎癥反應。表現為頭皮灼熱感伴隨黃色結痂,嚴重時出現滲出性糜爛。日常應避免機械刺激,選擇pH值5.5左右的溫和洗發產品。
3、接觸傳染源
共用梳子、帽子或寵物接觸是常見傳播途徑。動物源性癬菌如犬小孢子菌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兒童更易感。特征為多灶性脫發斑,邊緣可見黑色點狀斷發。患者衣物需沸水消毒,家庭成員應同步篩查,寵物需接受獸醫治療。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易發生泛發型頭癬。機體免疫功能缺陷時,真菌可侵入毛囊深部形成膿癬,表現為疼痛性結節伴蜂窩織炎。此類患者需系統應用抗真菌藥,同時控制基礎疾病,必要時聯合外科引流。
5、遺傳易感性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的角質形成細胞缺陷,如聚角蛋白微絲蛋白基因突變。這類患者皮膚抵御真菌能力較弱,可能反復發作頑固性頭癬。臨床可見彌漫性鱗屑覆蓋整個頭皮,常合并甲癬。治療需延長用藥周期,定期監測肝功能。
頭癬患者應保持頭皮干燥清潔,避免搔抓防止自體接種。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有助于皮膚修復。治療期間每周煮沸消毒毛巾枕巾,痊愈后繼續用藥一段時間防止復發。兒童患者家長需監督用藥,學校集體生活時建議暫時隔離。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時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