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致死率相對較高,但具體風險與栓塞范圍、治療時機及基礎疾病有關。肺栓塞的預后差異較大,主要影響因素有栓塞面積、患者心肺功能、合并其他疾病、是否及時接受抗凝治療以及是否存在血流動力學不穩定。
肺栓塞的致死風險在發病初期最高,尤其是大面積肺栓塞可能導致猝死。未經治療的患者死亡率可達較高水平,而及時接受規范抗凝治療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急性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休克或心臟驟停。對于高危肺栓塞患者,醫生可能建議溶栓治療或手術取栓。
部分肺栓塞患者預后較好,尤其是小面積栓塞且無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這類患者通過規范抗凝治療通常能夠有效控制病情,長期需注意預防復發。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是肺栓塞的嚴重并發癥,可導致進行性呼吸困難。肺栓塞復發風險在停藥后較高,部分患者需延長抗凝時間。
肺栓塞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避免擅自調整抗凝藥物劑量。日常需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長途旅行時注意活動下肢,術后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保持適度運動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但需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上注意均衡營養,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出現不明原因呼吸困難或胸痛時應及時就醫,定期復查凝血功能及下肢靜脈超聲有助于監測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