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離可通過激光治療、玻璃體切除術、鞏膜扣帶術等方式干預。視網膜脫離通常由高度近視、眼外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玻璃體變性、眼部炎癥等因素引起。
激光治療適用于早期局限性視網膜裂孔或淺脫離,通過光凝封閉裂孔阻止液體進入視網膜下間隙。高度近視患者因眼軸延長導致視網膜變薄,可能出現飛蚊癥或閃光感等前驅癥狀,需每半年進行散瞳眼底檢查。
玻璃體切除術針對復雜視網膜脫離,通過切除病變玻璃體并注入氣體或硅油復位視網膜。眼外傷造成的視網膜撕裂常伴隨玻璃體積血,需在傷后72小時內處理。術后需保持特定體位2-4周,避免劇烈運動。
鞏膜扣帶術采用硅膠帶壓迫鞏膜使脫離視網膜復位,適用于未累及黃斑區的孔源性脫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起的牽拉性脫離可能出現視物變形,需同步控制血糖在空腹7mmol/L以下。
視網膜脫離超過72小時未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出現視野缺損或視力驟降需立即就診眼科急診,避免低頭、揉眼等動作。5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檢查眼底,糖尿病患者應每3個月進行眼底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