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主要有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等傳播途徑,感染者可能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
1、病毒特性
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包膜結構,其遺傳物質為單股正鏈RNA。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可與人體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受體結合,從而侵入細胞并復制。病毒在體外存活時間受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常用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可有效滅活。
2、傳播方式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在人際間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后觸摸口鼻也可能導致感染。在密閉空間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風險。母嬰垂直傳播及消化道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3、臨床表現
潛伏期多為3-7天,常見癥狀包括發熱、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伴有鼻塞、咽痛、肌痛等癥狀。重癥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休克等并發癥。
4、診斷方法
核酸檢測是確診的主要依據,通過采集鼻咽拭子等標本檢測病毒核酸。抗體檢測可用于流行病學調查。肺部CT檢查可發現早期肺部磨玻璃樣改變,血常規檢查常見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5、預防措施
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手段,同時需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勤洗手。公共場所應加強通風消毒。出現可疑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并進行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需進行醫學觀察。
日常應注意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D。飲食上多攝入優質蛋白和新鮮蔬菜水果,避免生食。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增強體質,但需避免人群聚集。室內定期開窗通風,使用空調時注意空氣流通。心理上保持積極樂觀,可通過正念冥想等方式緩解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