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義齒修復通常需要對鄰牙進行適當磨除,以預留足夠空間容納修復體。磨牙量取決于缺牙位置、基牙條件及修復體類型,需在保護牙髓的前提下精準控制。
1、基牙預備原則:磨牙主要目的是形成修復體就位道,需均勻磨除0.5-2mm牙體組織。前牙區通常保留舌側形態,后牙區需形成箱狀或階梯狀固位形。采用高速渦輪機配合噴水冷卻可減少產熱對牙髓的刺激。
2、全瓷冠需求:氧化鋯全瓷冠需磨除1.0-1.5mm頰舌側牙體,咬合面磨除1.5-2.0mm。二硅酸鋰玻璃陶瓷因透光性要求,需更精確的0.3-0.7mm淺凹形肩臺預備,邊緣需采用激光掃描數字化設計。
3、金屬烤瓷冠標準:金屬基底要求0.5mm空間,瓷層需1.0mm厚度,合計磨除1.5-2.0mm。頸緣需制備135°凹面肩臺,防止金屬灰線暴露。貴金屬合金因延展性好,可適當減少磨牙量。
4、生物力學考量:多顆缺失橋體修復時,基牙磨除需考慮冠根比平衡。上頜前磨牙軸面角應保持5-10°聚合度,下頜后牙可增至10-15°以抵抗側向力。牙體預備后建議使用排齦線暴露完整預備邊緣。
5、微創技術應用:數字化導板輔助預備可控制磨牙精度在±0.2mm內。CAD/CAM即刻修復系統允許單次就診完成0.3mm超薄貼面預備,粘接型橋體可減少基牙磨除量達50%。
修復期間建議避免咀嚼硬物,使用含氟牙膏維護基牙健康。定期口腔檢查可監測基牙牙髓活力,專業潔治能預防修復體邊緣繼發齲。修復后6個月內建議每季度復查咬合關系,長期維護需配合牙線及沖牙器清潔鄰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