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黏膜及周圍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主要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環境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咽痛、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
1、病毒感染
急性咽喉炎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如鼻病毒、腺病毒或流感病毒等。病毒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感染后咽喉黏膜充血腫脹,可能伴隨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治療以對癥為主,如多飲水、使用咽喉含片緩解疼痛,無須抗生素。
2、細菌感染
A組鏈球菌是細菌性咽喉炎的主要病原體,癥狀較病毒性更重,可能出現高熱、扁桃體膿點。需通過咽拭子檢測確診,確診后可遵醫囑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避免并發癥如風濕熱或腎炎。患者應完成全程用藥,即使癥狀緩解也不可自行停藥。
3、環境刺激
長期暴露于干燥空氣、粉塵、煙霧或化學氣體中會損傷咽喉黏膜屏障功能,導致非感染性炎癥。表現為咽喉干癢、異物感,但無發熱。改善環境濕度、佩戴口罩防護、減少辛辣食物攝入有助于緩解癥狀,通常無須藥物干預。
4、過敏反應
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可能引發咽喉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炎癥,癥狀包括陣發性咽癢、干咳,常合并過敏性鼻炎。明確過敏原后需避免接觸,可遵醫囑使用抗組胺藥物或鼻用激素,嚴重時需進行脫敏治療。
5、胃酸反流
胃食管反流疾病可能導致胃酸刺激咽喉部,引發反流性咽喉炎,表現為晨起聲嘶、慢性清嗓動作。需通過抑酸藥物控制胃酸分泌,同時調整飲食習慣如少食多餐、避免睡前進食,睡眠時抬高床頭可減少夜間反流。
急性咽喉炎患者需注意休息,每日飲水保持咽喉濕潤,避免高聲喊叫或長時間說話。飲食以溫涼流質為主,如米湯、藕粉,忌食辛辣或過硬食物。若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或頸部淋巴結顯著腫大,提示病情進展,須立即就醫。反復發作的咽喉炎建議排查慢性鼻竇炎、糖尿病等潛在誘因,并加強口腔衛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