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頭和鼻子兩側長痘痘醫學上稱為痤瘡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異常、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常見誘因包括青春期激素變化、飲食不當、壓力過大、皮膚清潔不徹底等。
皮脂腺分泌旺盛是主要生理性因素。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會刺激皮脂腺分泌,T區額頭、鼻子皮脂腺分布密集,容易形成油脂堵塞。成年人壓力過大時,體內皮質醇水平升高同樣會促進皮脂分泌。
飲食因素直接影響皮脂成分。高糖高脂飲食會提升血糖指數,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分泌,進而加重毛囊角化和炎癥反應。乳制品中的激素成分也可能促進皮脂腺導管角質化。
毛囊角質異常屬于病理性因素。毛囊皮脂腺導管角質細胞過度增殖會導致導管堵塞,形成微粉刺。伴隨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時,會分解皮脂產生游離脂肪酸,引發局部炎癥反應,表現為紅腫痘痘。
細菌感染會加重炎癥程度。痤瘡丙酸桿菌繁殖會激活免疫系統釋放炎癥因子,導致丘疹、膿皰等皮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條件致病菌的混合感染可能使癥狀惡化。
日常護理建議使用含水楊酸或杏仁酸的潔面產品,幫助溶解角質。局部可涂抹含過氧化苯甲酰的抗菌藥物,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若伴隨囊腫結節等嚴重皮損,建議皮膚科就診進行光動力或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