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過敏性皮炎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接觸過敏原、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等方式治療。過敏性皮炎通常由遺傳因素、環境刺激、免疫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受損、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每日使用無香料無刺激的潤膚霜,幫助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選擇含神經酰胺或透明質酸的醫用保濕劑,洗澡水溫控制在37攝氏度以下,洗澡時間不超過10分鐘。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保濕產品。
2、避免接觸過敏原
常見過敏原包括塵螨、花粉、動物皮屑、某些食物等。家長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保持室內濕度在50%左右。避免讓孩子接觸毛絨玩具和寵物,新衣服需洗滌后再穿。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食物過敏原。
3、外用藥物
輕度皮炎可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等弱效糖皮質激素,中重度可選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非激素類藥物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和皮膚薄嫩部位。使用前需清潔患處,薄層涂抹,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家長需遵醫囑控制用藥時長。
4、口服藥物
氯雷他定糖漿可緩解瘙癢癥狀,西替利嗪滴劑適用于幼兒。嚴重者可短期口服潑尼松,但需監測副作用。合并感染時需聯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所有口服藥物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家長不可自行調整劑量。
5、光療
對于頑固性皮炎,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可調節局部免疫反應。治療需在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每周2-3次,逐漸增加照射劑量。治療期間需做好眼部防護,治療后加強保濕。光療不適用于6歲以下兒童及光敏感者。
家長應給孩子穿著純棉寬松衣物,避免搔抓患處。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通風,定期除螨除塵。飲食上注意均衡營養,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益生菌。若出現皮膚滲液、發熱或皮損快速擴散等情況,應立即就醫。治療期間定期復診,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切勿長期自行使用激素類藥物。建立良好的皮膚護理習慣有助于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