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電解質紊亂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補充口服補液鹽、監測血鉀水平、糾正酸堿失衡、靜脈輸液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妊娠嘔吐、飲食攝入不足、內分泌變化、腎功能異常、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妊娠期電解質紊亂常與鈉、鉀、鈣等礦物質攝入不足有關。建議每日攝入香蕉、橙子等富鉀食物,飲用淡鹽水維持鈉平衡,食用乳制品補充鈣質。少食多餐可減輕妊娠反應導致的營養流失。
2、口服補液:輕中度脫水可選用口服補液鹽Ⅲ,其葡萄糖與電解質配比符合腸道吸收機制。每包溶解于250ml溫水中分次服用,每日補充量根據尿量調整。避免飲用含糖過高飲料加重滲透性利尿。
3、血鉀監測:低鉀血癥可能引發肌無力、心律失常等癥狀。每周需檢測血清鉀濃度,維持在3.5-5.0mmol/L安全范圍。合并妊娠高血壓者需同步監測血鎂水平,預防子癇前期并發癥。
4、酸堿平衡:代謝性堿中毒常見于嚴重孕吐患者。靜脈輸注生理鹽水可糾正氯離子流失,必要時聯合氯化鉀溶液。持續pH值低于7.35需排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病理因素。
5、靜脈補液:頑固性嘔吐導致重度脫水時,需住院進行乳酸林格液靜脈輸注。輸液速度控制在每小時200-300ml,避免循環超負荷。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應同步檢查血鈣濃度。
孕婦每日需保證2000ml水分攝入,分8-10次飲用。運動選擇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項目,避免高溫環境下長時間活動。居家護理需記錄24小時尿量及嘔吐次數,發現意識模糊或抽搐立即急診。定期產檢時需主動告知醫生近期電解質檢測結果,妊娠合并慢性腎病者需營養科會診制定個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