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很多脂肪瘤可通過觀察隨訪、飲食調整、局部注射、手術切除、激光治療等方式干預。脂肪瘤通常由遺傳因素、激素水平異常、代謝紊亂、局部創傷刺激、脂肪組織異常增生等原因引起。
1、觀察隨訪:體積較小且無不適的脂肪瘤可暫不處理,每6-12個月通過觸診或超聲檢查監測變化。避免反復揉搓刺激瘤體,記錄瘤體數量、位置及增長速度。
2、飲食調整:減少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攝入,增加膳食纖維豐富的燕麥、芹菜。限制酒精攝入,每日紅肉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內。
3、局部注射:適用于直徑3cm以下的淺表脂肪瘤,常用注射藥物包括倍他米松、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后可能出現局部皮膚凹陷或色素沉著。
4、手術切除:傳統切除術適用于直徑超過5cm或影響功能的瘤體,微創抽吸術適合多發性小脂肪瘤。術后需保持傷口干燥,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血腫。
5、激光治療:二氧化碳激光可氣化表淺脂肪瘤組織,鉺激光適用于精細部位治療。治療后有輕微灼痛感,需防曬避免色素沉著。
脂肪瘤患者日常應保持規律運動如游泳、快走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烹飪選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每日補充300克深色蔬菜。避免穿著過緊衣物摩擦瘤體,洗澡水溫不超過40℃。若發現瘤體突然增大、變硬或伴有疼痛,需及時就診排除脂肪肉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