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周炎可能由口腔衛生不良、飲食習慣不當、牙齒排列異常、免疫系統低下、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口腔清潔改善、飲食調整、正畸干預、免疫增強、定期檢查等方式治療。
1、口腔衛生差:兒童未掌握正確刷牙方法或刷牙頻率不足,導致牙菌斑堆積刺激牙齦。建議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每日刷牙兩次并輔助牙線清潔,家長需監督刷牙過程至少至學齡期。
2、高糖飲食:頻繁攝入糖果、碳酸飲料等高糖食物,口腔細菌分解糖分產酸腐蝕牙周組織。限制每日糖分攝入量,用新鮮水果替代甜食,餐后及時漱口清除食物殘渣。
3、牙齒畸形:乳牙早失或恒牙萌出異常導致咬合紊亂,增加局部清潔難度。乳牙早失需佩戴間隙保持器,恒牙排列問題應在替牙期結束后進行正畸評估,早期干預可降低牙周負擔。
4、免疫力低下:反復呼吸道感染或全身性疾病患兒唾液抗菌成分減少。可能與維生素D缺乏、糖尿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牙齦廣泛紅腫、創口愈合緩慢等癥狀。需治療基礎疾病,補充維生素C和鋅增強黏膜修復能力。
5、家族遺傳傾向:特定基因變異影響膠原蛋白合成或免疫應答功能。父母有早發性牙周炎病史的兒童,應從3歲起每半年接受專業潔牙,必要時進行基因檢測評估風險。
控制甜食攝入頻率,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每日保證60分鐘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使用含茶樹精油成分的兒童漱口水輔助抑菌。出現牙齦自發出血或牙齒松動需立即就診,避免影響恒牙胚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