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梗阻需通過胃鏡檢查、上消化道造影、腹部CT及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幽門梗阻是胃出口阻塞導致的病理狀態,常見于消化性潰瘍、腫瘤或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胃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幽門部狹窄程度及黏膜病變,同時能取活檢明確病因。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過程中可能需注氣擴張胃腔以評估梗阻嚴重性。胃鏡能鑒別潰瘍瘢痕攣縮與惡性腫瘤,前者可見放射狀黏膜皺襞,后者多呈不規則隆起。
上消化道造影采用鋇劑顯影,可動態觀察鋇劑通過幽門情況。完全梗阻時鋇劑呈"鳥嘴征",不完全梗阻可見胃排空延遲。檢查需空腹進行,造影后需多飲水促進鋇劑排出。該檢查對評估手術指征有重要價值。
腹部CT能顯示幽門壁增厚情況及周圍組織侵犯范圍,增強掃描可鑒別腫瘤與炎癥病變。CT三維重建能精確測量梗阻段長度,為手術方案提供依據。檢查前需口服陰性對比劑充盈胃腔。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電解質及血氣分析。長期嘔吐可致低氯低鉀性堿中毒,血紅蛋白下降提示慢性失血。腫瘤標志物CA72-4升高需警惕胃癌可能。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患兒需行超聲檢查,特征表現為幽門肌層厚度超過4毫米,幽門管長度大于16毫米。超聲檢查無輻射,是嬰幼兒首選診斷方法。
出現持續嘔吐、上腹膨隆伴消瘦時,建議盡早就醫。惡性腫瘤引起的梗阻需限期手術,消化性潰瘍所致者可先嘗試抑酸治療聯合內鏡下球囊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