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漫性肝病可通過戒酒限脂、抗病毒治療、保肝藥物干預、并發癥管理和肝移植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常由酒精性肝損傷、病毒性肝炎、代謝異常、自身免疫反應和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戒酒限脂: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見誘因,需嚴格戒酒并控制每日脂肪攝入量低于50克。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增加橄欖油、深海魚類等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配合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改善肝脂肪沉積。
2、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相關肝病需長期服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核苷類似物。丙型肝炎患者可采用索磷布韋聯合達拉他韋方案,實現95%以上的病毒學應答率,需定期監測肝功能與病毒載量。
3、藥物干預:水飛薊賓可穩定肝細胞膜,雙環醇能減輕炎癥反應,谷胱甘肽制劑幫助解毒代謝。三種藥物聯用可改善轉氨酶水平,療程不少于3個月,需每4周復查肝功能指標。
4、并發癥管理:門脈高壓患者需預防食管靜脈破裂,推薦普萘洛爾聯合硝酸酯類藥物降低壓力。肝性腦病發作期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使用乳果糖和利福昔明調節腸道菌群。
5、肝移植評估:終末期肝病需評估MELD評分,符合標準者可行同種異體肝移植或活體肝移植。術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劑,定期監測排斥反應。
日常護理需保證每日35kcal/kg熱量攝入,優先選擇易消化的乳清蛋白和復合碳水化合物。推薦太極拳、游泳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不超過40分鐘。監測體重變化和腹圍增長,出現意識模糊或嘔血立即就醫。肝硬化患者每6個月需進行胃鏡和超聲檢查,早期發現門脈高壓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