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雀斑樣痣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皮膚癌,醫學上稱為惡性雀斑樣黑素瘤Lentigo Maligna Melanoma。它屬于黑素瘤的亞型,起源于長期暴露于紫外線下的皮膚區域,常見于中老年人面部、頸部等日光暴露部位。
惡性雀斑樣痣早期表現為緩慢擴大的不規則色素斑,顏色深淺不一淡褐色至黑褐色,邊緣模糊。隨著病情進展,斑塊可能增厚、隆起,出現結節或潰瘍,提示已發展為侵襲性黑素瘤。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原位期僅表皮層、微浸潤期突破基底膜和侵襲期深入真皮層。
該病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長期累積的紫外線暴露尤其是UVA、皮膚光老化、免疫抑制狀態以及遺傳易感性如CDKN2A基因突變。病理特征為表皮內非典型黑素細胞增生,呈巢狀或單個細胞擴散。
診斷需結合皮膚鏡檢查和病理活檢。皮膚鏡下可見不對稱色素網、灰藍色顆粒、菱形結構等特征性表現。病理檢查可明確黑素細胞異型性和浸潤深度,是確診的金標準。
治療方式取決于病變分期。原位期可通過莫氏手術、擴大切除術或光動力療法清除;侵襲期需結合前哨淋巴結活檢,必要時行淋巴結清掃。靶向治療如BRAF抑制劑和免疫治療PD-1抑制劑適用于轉移病例。術后需每3-6個月隨訪皮膚鏡,監測復發。
預防措施包括嚴格防曬SPF50+廣譜防曬霜、避免正午日光暴露、定期皮膚自查。5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專業皮膚檢查,特別是有非典型痣或家族史者。早期發現時五年生存率超過95%,但侵襲性病變預后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