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孕婦感染后可能通過垂直傳播導致胎兒或新生兒感染。HSV分為1型HSV-1和2型HSV-2,生殖器皰疹主要由HSV-2引起。
妊娠期生殖器皰疹的臨床表現包括外陰瘙癢、灼痛、簇集性水皰或潰瘍,可能伴有發熱、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原發性感染癥狀較重,復發型感染癥狀較輕。若分娩時存在活動性病變,新生兒經產道感染風險達30%-50%,可導致新生兒皰疹,表現為皮膚黏膜損害、腦炎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妊娠合并生殖器皰疹的處理需根據感染類型和孕周制定方案。原發性感染在孕晚期可能需抗病毒治療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以降低病毒載量,減少母嬰傳播風險。若分娩時存在活動性皮損,建議剖宮產。復發型感染在無皮損時可經陰道分娩,但需密切監測新生兒情況。
新生兒出生后需觀察是否有嗜睡、發熱、皮膚皰疹等癥狀,疑似感染者需立即進行HSV-PCR檢測并靜脈注射阿昔洛韋治療。孕期定期產檢、避免高危性行為、伴侶同治是重要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