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可通過過敏原檢測、鼻內鏡檢查、血液檢查、鼻分泌物涂片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式診斷。過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塵螨、動物皮屑、霉菌孢子、食物過敏原等因素引起。
1、過敏原檢測:
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可明確過敏原類型。皮膚點刺試驗將微量過敏原提取液刺入表皮,觀察局部紅腫反應;血清檢測通過抽血分析IgE抗體水平。常見過敏原包括蒿草花粉、屋塵螨、貓毛等。
2、鼻內鏡檢查:
纖維鼻咽鏡能直觀觀察鼻黏膜蒼白水腫、清水樣分泌物等典型改變。檢查可見下鼻甲肥大、中鼻道息肉樣變,嚴重者伴鼻中隔偏曲。該檢查可評估鼻腔結構異常與炎癥程度。
3、血液檢查:
血常規可能顯示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血清總IgE水平常超過100IU/ml。合并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多,IgG4升高提示慢性炎癥。需排除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等全身性疾病。
4、鼻分泌物涂片:
取鼻腔分泌物染色鏡檢,嗜酸性粒細胞占比超過5%具有診斷意義。急性期可見大量嗜堿性粒細胞,合并感染時發現中性粒細胞。該方法快速簡便但特異性較低。
5、影像學檢查:
鼻竇CT能清晰顯示篩竇、上頜竇黏膜增厚及息肉形成,排除鼻竇炎、鼻息肉等并發癥。MRI適用于評估顱底病變,兒童患者建議選擇低劑量CT掃描。
日常需保持室內通風干燥,定期清洗床品減少塵螨滋生。飲食避免已知過敏食物如海鮮、堅果,適量補充維生素C、Omega-3增強免疫力。鼻腔沖洗可選用生理鹽水或海鹽水,運動選擇游泳等室內項目減少花粉接觸。癥狀持續加重或伴哮喘發作需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