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帶血通常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損傷、生殖系統結核或腫瘤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止血藥物、手術干預等方式處理。
1、精囊炎:
精囊炎癥是血精最常見原因,多由細菌感染導致精囊黏膜充血破裂。患者常伴射精痛、下腹墜脹,急性期可能出現發熱。治療需針對病原體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配合溫水坐浴緩解癥狀。
2、前列腺炎:
前列腺充血水腫時毛細血管易破裂出血,尤其常見于慢性前列腺炎急性發作。伴隨尿頻尿急癥狀,直腸指檢可觸及腫大前列腺。治療采用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聯合喹諾酮類抗生素,需避免久坐和酒精刺激。
3、尿道損傷:
尿道黏膜機械性損傷多見于粗暴性行為或尿道器械檢查后,出血量少且呈鮮紅色。可能伴隨排尿刺痛感,通常2-3天自愈。嚴重撕裂需留置導尿管,必要時行尿道縫合術。
4、生殖系統結核:
結核桿菌感染附睪或精囊時,可形成干酪樣壞死灶侵蝕血管。特征為慢性血精伴低熱盜汗,精液培養可檢出結核桿菌。需規范抗結核治療6-9個月,常用異煙肼聯合利福平方案。
5、腫瘤病變:
前列腺癌、精囊癌等惡性腫瘤組織壞死出血時,血精多呈暗紅色且反復發作。伴隨體重下降、骨盆疼痛等癥狀,確診需依靠MRI和穿刺活檢。早期腫瘤可行根治性切除術,晚期以放化療為主。
出現血精應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保持每日1500ml飲水量促進代謝。建議增加西紅柿、西蘭花等富含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飲食。40歲以上持續血精患者需每半年復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必要時進行泌尿系統超聲隨訪監測。急性期可嘗試冷敷會陰部減輕充血,但癥狀超過兩周或伴隨發熱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