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溝封閉通常適用于第一恒磨牙、第二恒磨牙、乳磨牙、前磨牙等易發生齲齒的后牙,具體需根據牙齒發育階段及窩溝深度評估。
1、第一恒磨牙:
第一恒磨牙是6歲左右萌出的恒牙,又稱"六齡齒",其咬合面窩溝深且復雜,食物殘渣易滯留。該牙萌出早、使用時間長,是窩溝封閉的首要適應癥,建議在完全萌出后盡早處理。
2、第二恒磨牙:
12歲左右萌出的第二恒磨牙同樣存在深窩溝特征,雖齲壞率略低于第一恒磨牙,但封閉后可顯著降低后牙區齲齒風險。臨床常對存在中度以上窩溝深度的牙齒實施封閉。
3、乳磨牙:
兒童乳磨牙的窩溝形態不規則,釉質礦化程度較低,3-4歲期間進行封閉可有效預防乳牙齲。尤其對高齲風險兒童,封閉乳磨牙能減少早期齲齒對恒牙胚的影響。
4、前磨牙:
部分前磨牙咬合面存在明顯窩溝裂隙,尤其雙尖牙的中央溝易堆積菌斑。對于窩溝探針檢查卡住且釉質發育不良者,選擇性封閉可降低鄰面齲發生率。
5、其他適應癥:
完全萌出的第三磨牙若存在功能性咬合且窩溝較深,也可考慮封閉。對于正畸治療前的患者,建議對全部后牙窩溝進行評估,必要時擴大封閉范圍。
實施窩溝封閉需配合定期口腔檢查,術后避免咀嚼過硬食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限制高糖飲食攝入,每半年進行封閉劑完整性檢查。對于已部分脫落的封閉劑,應及時補做以確保防齲效果。兒童應養成使用牙線清潔后牙鄰面的習慣,成人封閉后仍需保持每年洗牙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