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腫痛連帶著腮幫子疼可能由智齒冠周炎、齲齒繼發感染、牙周膿腫、頜面部間隙感染或腮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局部沖洗、切開引流、患牙處理及對癥止痛等方式緩解。
1、智齒冠周炎
阻生智齒周圍軟組織發炎時,牙齦紅腫可放射至腮幫區域。常見于下頜第三磨牙萌出不全,食物殘渣堆積引發厭氧菌感染。表現為張口受限、咀嚼疼痛,可能伴隨低熱。需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沖洗盲袋,配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控制感染,炎癥消退后建議拔除阻生齒。
2、齲齒繼發感染
深齲或牙髓壞死導致根尖周炎時,膿液擴散至頜骨間隙引發面部腫脹。患牙有明顯叩痛,可能形成瘺管。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病灶,急性期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緩解癥狀,膿腫形成時需切開排膿,嚴重者需拔除患牙。
3、牙周膿腫
牙周袋內細菌感染引發局部化膿,疼痛可向耳顳部放射。常見于牙結石堆積或糖尿病患者,牙齦呈半球形隆起且有波動感。治療需超聲潔治清除菌斑,膿腫處用碘甘油局部用藥,全身應用羅紅霉素膠囊,必要時行牙周翻瓣術。
4、頜面部間隙感染
多顆牙齒感染擴散至頜周筋膜間隙,引起面部彌漫性腫脹伴發熱。觸診有凹陷性水腫,可能壓迫氣道。需靜脈注射青霉素鈉,配合頭孢曲松鈉加強抗感染,出現呼吸困難需急診行氣管切開,并行膿腫廣泛引流。
5、腮腺炎
病毒或細菌侵襲腮腺導致導管阻塞,耳垂周圍腫脹明顯。流行性腮腺炎有接觸史,雙側發病伴睪丸炎;化膿性腮腺炎多單側發病,導管口溢膿。病毒性需隔離并服用板藍根顆粒,細菌性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局部用金黃散外敷。
出現持續性腫痛應避免擠壓腫脹部位,進食溫涼流質食物減少咀嚼刺激。保持口腔清潔,用生理鹽水含漱每日多次。禁止自行服用抗生素,需口腔科檢查明確病因。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妊娠期患者用藥需遵醫囑。急性期過后需處理病灶牙,定期潔牙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