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茄樹又稱刺天茄,其果實和葉片在傳統醫學中有一定應用價值,但需注意其潛在毒性。野茄樹的好處主要包括緩解關節疼痛、輔助降血糖等作用;壞處則是全株含生物堿,誤食可能導致中毒。
一、好處
野茄樹的成熟果實可入藥,含有龍葵堿類成分,傳統醫學認為其具有祛風除濕功效,可用于緩解風濕性關節疼痛。葉片搗碎外敷對皮膚輕度炎癥有一定收斂作用。近年研究發現其提取物可能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產生輔助降血糖效果,但尚未形成臨床用藥。
二、壞處
野茄樹全株含茄堿和澳洲茄胺等毒性生物堿,未成熟果實含量尤高。誤食后可能出現口腔灼燒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刺激癥狀,嚴重時可引起瞳孔散大、心率紊亂等神經毒性反應。其枝葉汁液接觸皮膚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紅斑瘙癢。
使用野茄樹相關制品應嚴格遵循傳統用藥經驗,避免自行采食新鮮植株。出現中毒癥狀需立即催吐并就醫,皮膚接觸后應用清水沖洗15分鐘。孕婦、兒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糖尿病患者不可替代正規降糖治療。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經規范炮制的藥材,控制每日用量不超過3克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