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不萌牙是指多顆恒牙因發育障礙未能正常萌出的口腔疾病,可能與遺傳因素、全身性疾病、局部解剖異常、內分泌紊亂、外傷或感染等因素有關。該疾病通常表現為乳牙滯留、牙列不齊、咬合功能異常等癥狀,需通過臨床檢查結合影像學確診。
1、遺傳因素
部分多發性不萌牙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可能與基因突變導致的牙胚發育異常有關。這類患者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發育異常,如顱頜面畸形等。建議家長關注兒童替牙期牙齒萌出情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必要時通過正畸牽引或手術助萌。
2、全身性疾病
佝僂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代謝性疾病可能影響牙槽骨發育,導致多顆恒牙萌出障礙。這類患者往往伴有生長發育遲緩、骨骼畸形等全身癥狀。需在兒科與口腔科聯合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進行牙齒萌出干預。
3、局部解剖異常
乳牙早失導致的牙槽骨萎縮、多生牙或牙瘤占據萌出通道等局部因素,可能阻礙恒牙正常萌出。臨床可見阻生牙周圍骨質致密,需通過CBCT明確阻生位置,采用手術去骨或拔除障礙物后配合正畸治療。
4、內分泌紊亂
垂體功能異常、性早熟等內分泌疾病可能改變牙齒發育節奏,造成萌出延遲。這類患者需檢測生長激素、性激素水平,在控制內分泌紊亂后評估牙齒萌出潛力,必要時采用激素替代治療聯合口腔干預。
5、外傷或感染
乳牙嚴重外傷或根尖周炎可能損傷恒牙胚,導致繼發性不萌牙。臨床常見于上前牙區,表現為牙冠形態異常或完全停止發育。早期發現可通過根管治療保存乳牙,為恒牙創造萌出條件,嚴重者需考慮自體牙移植或種植修復。
多發性不萌牙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確保鈣磷及維生素D攝入以促進頜骨發育,避免過硬食物防止乳牙過早脫落。建議每3-6個月進行專業口腔檢查,通過曲面斷層片監測恒牙發育情況。對于已確診的患兒,家長應配合醫生制定階段性治療計劃,包括乳牙管理、間隙維持、正畸牽引等綜合干預措施,必要時在混合牙列期啟動多學科聯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