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潛伏期是指從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到出現艾滋病相關臨床癥狀或免疫缺陷指標的這段時間。潛伏期通常為2-15年,平均8-10年,實際時長受病毒載量、免疫狀態、治療干預等因素影響。
潛伏期內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但病毒持續復制并破壞CD4+T淋巴細胞。早期免疫系統代償期表現為CD4細胞計數緩慢下降500-800個/μL;進入進展期后CD4細胞加速減少200-500個/μL,可能出現持續性淋巴結腫大、反復口腔真菌感染等癥狀;終末期CD4細胞低于200個/μL時,可發生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等機會性感染或腫瘤。
影響潛伏期長短的關鍵因素包括:1型HIV毒株通常比2型進展更快;高齡感染者免疫衰老會縮短潛伏期;合并丙型肝炎、結核等感染會加速病程;規范抗病毒治療可將潛伏期延長至接近正常壽命。通過定期檢測CD4細胞計數和病毒載量可評估疾病進展。
需注意的是,約5%-10%的感染者屬于快速進展者,潛伏期短于2年;另有5%為長期不進展者,未經治療也能維持免疫功能10年以上。確診感染后應盡早啟動抗病毒治療,目前一線方案包含多替拉韋、比克替拉韋等整合酶抑制劑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