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需通過陰道分泌物檢查、超聲檢查、胎心監護、羊水結晶檢查和血液檢查等明確診斷。這些檢查有助于評估羊水流失程度、胎兒狀況及感染風險。
陰道分泌物檢查可檢測pH值變化,正常陰道環境呈酸性,而羊水偏堿性,若pH試紙變藍提示胎膜破裂。同時取樣進行顯微鏡觀察,尋找羊水結晶特征性蕨類樣結構。
超聲檢查能測量羊水指數,動態觀察羊水量變化。羊水過少時需警惕胎膜早破可能,同時排除胎兒泌尿系統畸形等導致羊水減少的疾病。超聲還可評估胎兒生長發育及胎盤位置。
胎心監護通過監測胎心率變化判斷胎兒宮內安危。胎膜早破可能引發臍帶受壓或感染,表現為胎心基線變異減少、晚期減速等異常圖形。必要時進行宮縮應激試驗評估胎兒儲備能力。
羊水結晶檢查采集陰道后穹窿液體,干燥后顯微鏡下觀察羊齒狀結晶。該方法快速簡便,但孕晚期宮頸黏液可能干擾結果判斷,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評估。
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檢測。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及炎癥標志物上升提示絨毛膜羊膜炎風險,需及時干預。嚴重感染時可能出現凝血功能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