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種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逆轉錄病毒,主要破壞CD4+T淋巴細胞,導致免疫功能進行性衰竭。HIV感染后未經規范治療可發展為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屬于全球重點防控的慢性傳染性疾病。

HIV病毒屬于慢病毒屬,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基因結構特性:RNA病毒攜帶逆轉錄酶,能將病毒RNA逆轉錄為DNA并整合至宿主細胞基因組。
2. 傳播途徑明確: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如共用注射器及母嬰垂直傳播三種途徑。
3. 靶向攻擊機制:特異性結合CD4受體,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

感染后的疾病進展分為三個階段:
急性期感染后2-4周:可能出現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類流感癥狀,病毒載量急劇升高。
無癥狀期潛伏期:持續5-10年不等,患者無明顯癥狀但具有傳染性,CD4細胞持續下降。
艾滋病期:CD4細胞計數<200個/μL,出現機會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惡性腫瘤如卡波西肉瘤等典型并發癥。
目前臨床采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通過聯合用藥如替諾福韋+拉米夫定+多替拉韋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確診感染后需立即啟動治療并終身服藥,規范治療者預期壽命接近正常水平。預防措施包括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注射行為、暴露后72小時內使用阻斷藥物等。

所有疑似暴露者應盡快前往醫療機構進行抗體檢測窗口期為4-12周,確診患者需定期監測CD4細胞計數和病毒載量。我國各級疾控中心提供免費咨詢檢測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