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多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皮膚瘙癢和風團,少數可能伴隨血管性水腫或全身癥狀。病程超過6周即定義為慢性,需長期管理控制癥狀。
1、瘙癢風團: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隆起斑塊,邊界清晰伴劇癢,搔抓后面積擴大。避免熱水燙洗,冷敷可緩解瘙癢,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2、病程波動:癥狀時輕時重,可能持續數月到數年。記錄每日飲食、接觸物和情緒變化,有助于識別誘發因素如塵螨、花粉或壓力。
3、血管性水腫:約40%患者出現眼瞼、口唇腫脹,通常24小時內消退。發作時需警惕呼吸道水腫風險,家中備好抗組胺藥應急。
4、系統癥狀:少數病例伴隨腹痛、腹瀉或關節痛,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建議完善過敏原篩查和甲狀腺功能檢測。
5、生活質量:長期瘙癢影響睡眠和情緒,可能引發焦慮抑郁。堅持規律作息,必要時尋求心理疏導,瑜伽和冥想有助于緩解壓力。
慢性蕁麻疹患者需建立個性化管理方案,每日補充維生素C和槲皮素有助于穩定肥大細胞,游泳、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免疫功能。發作期間忌食海鮮、堅果等高組胺食物,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病程超過1年或出現呼吸困難需及時就診變態反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