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橫裂手術的并發癥主要包括術后感染、瘢痕增生、神經損傷、出血及血腫、傷口愈合不良等。這些并發癥的發生與手術操作、個體差異及術后護理密切相關。
1、術后感染:
術后感染是面橫裂手術較常見的并發癥,多由術中消毒不徹底或術后護理不當引起。表現為切口紅腫、疼痛加劇、膿性分泌物等。輕度感染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控制,嚴重感染需清創處理。術前嚴格消毒、術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是預防關鍵。
2、瘢痕增生:
瘢痕增生與患者體質及縫合技術有關,表現為切口處隆起性瘢痕伴瘙癢。早期可通過硅酮制劑或壓力療法干預,頑固性瘢痕需注射糖皮質激素或激光治療。術中精細縫合、術后避免過度牽拉傷口可降低風險。
3、神經損傷:
手術可能損傷面神經分支,導致局部表情肌運動障礙。多數為暫時性損傷,3-6個月可自行恢復,嚴重者需神經修復手術。術中采用顯微外科技術、熟悉局部解剖結構能有效減少損傷概率。
4、出血及血腫:
術中止血不徹底或術后劇烈活動可能導致創面滲血,形成皮下血腫。小血腫可加壓包扎觀察,進行性增大需手術清除。術前評估凝血功能、術后避免用力咀嚼有助于預防。
5、傷口愈合不良:
營養不良或局部張力過大可致傷口裂開或延遲愈合。需加強蛋白質攝入,局部使用生長因子凝膠促進修復。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
術后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響傷口愈合;選擇軟食減少咀嚼動作對切口的影響;遵醫囑定期換藥并觀察切口變化;術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或面部按摩。出現發熱、切口滲液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復診。良好的醫患溝通和規范化隨訪能顯著降低并發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