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髖關節滑膜炎主要表現為腹股溝或大腿內側疼痛、跛行、關節活動受限、低熱、患側下肢拒絕負重。疼痛可能向膝關節放射,部分患兒出現夜間痛醒現象。
1、疼痛特點:腹股溝或大腿前側持續性鈍痛是典型癥狀,疼痛程度多為輕至中度,活動后加重。約30%患兒出現膝關節牽涉痛,易被誤診為膝關節病變。疼痛在晨起或久坐后更為明顯。
2、步態異常:約85%患兒出現保護性跛行,表現為患肢支撐期縮短、步幅減小。嚴重者完全拒絕負重,需家長抱行。這種步態異常通常持續3-7天,與關節腔積液量呈正相關。
3、活動受限:髖關節各方向主動及被動活動均受限,尤以內旋、外展動作明顯。典型表現為"4字試驗"陽性,即患兒仰臥位時無法將患側足踝置于對側膝關節上方。關節活動時可能伴有彈響感。
4、全身癥狀:約20%患兒伴隨37.5-38℃低熱,通常不超過3天。可能合并食欲減退、煩躁等非特異性表現。這些癥狀與病毒感染相關的免疫反應有關,區別于細菌性關節炎的高熱寒戰。
5、體征變化:患側下肢常保持屈曲外旋位以減輕關節囊壓力,可見臀紋不對稱。觸診腹股溝中點有深壓痛,但局部無紅腫熱感。癥狀具有自限性,多數在1-2周內逐漸緩解。
日常護理需保持患肢制動,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建議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控制每日活動時間在30分鐘內。飲食應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含鈣的乳制品,適量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若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高熱,需及時進行髖關節超聲檢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