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可能出現發燒和嘔吐癥狀,但需區分生理性妊娠反應與病理性疾病。
一、生理性妊娠反應:
早孕階段約50%-90%孕婦會出現惡心嘔吐,稱為妊娠劇吐,多由激素水平變化引起。體溫可能輕微升高0.3-0.5℃,但通常不超過37.5℃。這類癥狀多在孕12周后緩解,可通過少食多餐、補充維生素B6、保持空氣流通等方式改善。生姜、蘇打餅干等食物有助于緩解惡心感。
二、病理性情況需警惕:
體溫超過38℃或持續低熱可能與感染有關,如尿路感染、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劇烈嘔吐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時需醫療干預。伴隨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需排除葡萄胎、急性闌尾炎等急癥。病理性發熱嘔吐需及時就醫排查病因,避免自行用藥。
孕期出現癥狀應記錄體溫曲線與嘔吐頻率,每日保證2000ml飲水,選擇小米粥、蒸蘋果等易消化食物。保持臥室溫度22-24℃,濕度50%-60%。適度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若癥狀持續超過24小時或出現眩暈、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需立即產科就診。定期產檢時需主動向醫生反饋癥狀變化,必要時進行血常規、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