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并發性白內障需控制基礎疾病、減少眼部刺激、避免藥物濫用、加強營養攝入及定期眼科檢查。并發性白內障多由葡萄膜炎、青光眼、糖尿病等疾病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因素誘發。
1、控制基礎疾病
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是預防關鍵。糖尿病患者需嚴格監測血糖,高血壓患者應規律服藥,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圍,血壓維持在目標水平。眼部炎癥如葡萄膜炎需及時使用抗炎藥物,避免反復發作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
2、減少眼部刺激
避免紫外線直射和電離輻射,戶外活動佩戴防紫外線眼鏡。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每40分鐘休息5分鐘。高度近視者需控制近視進展,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眼外傷。化學性眼外傷后應立即沖洗并就醫,防止后續晶狀體損傷。
3、避免藥物濫用
長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加速晶狀體混濁,需嚴格遵醫囑控制用藥周期和劑量。氯丙嗪、胺碘酮等藥物可能具有晶狀體毒性,用藥期間定期復查眼底。白內障術后患者應避免擅自使用含激素眼藥水。
4、加強營養攝入
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攝入,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適量食用富含葉黃素的食物如菠菜、玉米,有助于保護晶狀體上皮細胞。控制高糖高脂飲食,避免過量飲酒,維持正常體重可降低代謝性疾病風險。
5、定期眼科檢查
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裂隙燈檢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檢查一次。出現視物模糊、眩光等癥狀時及時就診。已確診葡萄膜炎等眼病患者需每3個月復查,監測晶狀體透明度變化。早期發現可采取激光或藥物治療延緩進展。
預防并發性白內障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證7小時睡眠,戒煙并避免二手煙暴露。堅持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以上可改善眼部微循環。閱讀時保持30厘米用眼距離,環境光線需柔和均勻。出現飛蚊癥加重或突發視力下降時須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