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切除、調整飲食、多飲水及堿化尿液等方式消除。痛風石是長期高尿酸血癥導致尿酸鈉結晶沉積形成的結節,常見于關節及周圍組織。
1、藥物治療
降尿酸藥物是消除痛風石的基礎治療手段。別嘌醇可抑制尿酸生成,非布司他選擇性更強且副作用較少,苯溴馬隆則促進尿酸排泄。急性發作期可短期使用秋水仙堿或非甾體抗炎藥控制炎癥。需持續用藥使血尿酸水平達標,多數痛風石可逐漸溶解。
2、手術切除
對于體積較大、影響關節功能或反復感染的痛風石,需手術清除。關節鏡手術可精準去除沉積結晶并修復關節損傷,開放手術適用于多發巨大結節。術后仍需配合藥物控制尿酸水平,否則可能復發。
3、調整飲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需避免動物內臟、濃肉湯及部分海鮮,適量食用豆制品和菌菇。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櫻桃及其提取物可能幫助降低尿酸。保持規律三餐,避免暴飲暴食。
4、多飲水
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可促進尿酸排泄,優選白開水、淡茶或堿性礦泉水。分次少量飲用,避免一次大量飲水增加心臟負擔。適當飲用蘇打水有助于堿化尿液,但高血壓患者需控制鈉鹽攝入。
5、堿化尿液
枸櫞酸鉀制劑可調節尿液酸堿度,提高尿酸溶解度。監測尿pH值維持在6.2-6.9范圍效果最佳,過度堿化可能誘發磷酸鈣結石。合并腎功能不全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避免與某些利尿劑合用。
痛風石消除需要綜合治療與長期管理。除規范用藥外,需戒酒、控制體重并避免關節損傷。定期監測血尿酸及腎功能,急性發作時及時冰敷并抬高患肢。循序漸進增加低強度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避免劇烈運動誘發關節損傷。建立飲食日記記錄誘發因素,必要時在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