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癥狀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出汗、頭暈等。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引起的嚴重疾病,典型癥狀多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后壓榨性疼痛,可能伴隨其他全身性反應。
1、胸痛
胸痛是心梗最典型的癥狀,表現為胸骨后或心前區劇烈壓榨性疼痛,常持續超過30分鐘且無法通過休息緩解。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下頜或左上肢放射,部分患者描述為“瀕死感”。這種疼痛與普通心絞痛不同,通常程度更重且持續時間更長。
2、呼吸困難
心梗患者常出現突發呼吸困難,尤其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成為唯一癥狀。由于心肌缺血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引發氣促,患者可能感覺“喘不過氣”,平臥時加重,需端坐呼吸。部分患者會伴隨咳嗽或粉紅色泡沫痰。
3、惡心嘔吐
約半數心梗患者會出現消化道癥狀,表現為突發惡心、嘔吐或上腹不適。下壁心肌梗死時,缺血刺激膈神經可引發類似“胃痛”的表現,易被誤認為急性胃腸炎。糖尿病患者、女性及老年人更易出現非典型消化道癥狀。
4、出汗
心梗發作時常伴隨大量冷汗,皮膚濕冷蒼白,這種出汗與體溫調節無關,是機體對劇烈疼痛和休克的應激反應。患者可能突然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提示病情危重需緊急處理。
5、頭暈
心肌梗死導致心輸出量驟減時,可能引發腦供血不足,表現為突發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心律失常如室顫或嚴重心動過緩也會加重腦缺血癥狀。老年患者若出現不明原因跌倒或意識障礙,需警惕無痛性心梗可能。
心梗屬于急危重癥,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并撥打急救電話。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戒煙限酒,保持低鹽低脂飲食,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定期體檢監測血脂、血糖指標,冠心病高危人群可遵醫囑預防性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突發胸痛時切勿自行服藥或拖延就醫,及時再灌注治療是挽救心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