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可通過血HCG檢測、超聲檢查、尿妊娠試驗、基礎體溫監測、宮頸黏液觀察等方式確診,準確性需結合檢測時機與個體差異綜合判斷。
1、血HCG檢測:
受精卵著床后滋養層細胞分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液中HCG濃度在受孕后7-12天可檢出。定量檢測靈敏度達5-10mIU/ml,能準確反映妊娠狀態及胚胎發育情況,異位妊娠時HCG上升速度常低于正常妊娠。
2、超聲檢查:
經陰道超聲在停經5周可見妊娠囊,6周出現原始心管搏動。超聲能直觀確認宮內妊娠、胚胎數量及存活狀態,鑒別異位妊娠或葡萄胎等病理妊娠,孕周估算誤差在3-5天內。
3、尿妊娠試驗:
采用膠體金法檢測尿液中HCG,停經14天后陽性率約95%。晨尿中HCG濃度較高,但受飲水稀釋影響可能出現假陰性,反復檢測或血HCG復核可提高準確性。
4、基礎體溫監測:
排卵后基礎體溫持續高溫相超過18天提示妊娠可能,需配合其他檢測確認。體溫監測需連續記錄3個月經周期以上,受睡眠質量、測量時間影響較大。
5、宮頸黏液觀察:
妊娠后宮頸黏液變稠形成黏液栓,顯微鏡下可見羊齒狀結晶消失。該方法需專業培訓人員操作,多作為輔助診斷手段。
建議備孕女性記錄月經周期,停經10天后優先選擇血HCG定量檢測,配合超聲明確孕囊位置。日常避免劇烈運動,增加葉酸、鐵、鈣的攝入,孕早期每周體重增長控制在0.5kg以內。出現陰道流血或腹痛需立即就醫排除流產風險,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應在24-28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