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突眼與浸潤性突眼的區分可通過病因特征、癥狀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指標及專科評估實現。單純性突眼多由生理因素或良性病變引起,浸潤性突眼常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
1、病因差異:
單純性突眼常見于高度近視、眼眶脂肪增生等非炎癥性改變,甲狀腺功能正常;浸潤性突眼多與Graves病相關,因眼外肌和眶后組織淋巴細胞浸潤導致,常伴隨甲狀腺功能亢進。
2、癥狀對比:
單純性突眼表現為雙側對稱性眼球突出,無眼瞼腫脹或復視;浸潤性突眼多為單側或不對稱突出,伴隨眼瞼退縮、結膜充血、眼球運動受限及視物重影,嚴重者可出現角膜暴露或視神經壓迫。
3、影像學特征:
眼眶CT或MRI檢查中,單純性突眼顯示眶脂肪容積增加但眼肌正常;浸潤性突眼可見眼外肌梭形增粗以下直肌和內直肌為主,眶內軟組織密度增高。
4、實驗室檢測:
單純性突眼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TSH、FT3、FT4及TRAb抗體通常陰性;浸潤性突眼患者多數存在TSH受體抗體陽性,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
5、專科評估:
眼科聯合內分泌科檢查可明確診斷。單純性突眼需定期監測突眼度變化;浸潤性突眼需評估疾病活動度CAS評分,必要時采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眶減壓手術干預。
日常注意避免高碘飲食,如海帶、紫菜等;適度進行眼球運動訓練如上下左右注視練習;佩戴防紫外線眼鏡減少刺激。若出現突發視力下降、眼痛或眼球固定需立即就診。長期隨訪中需監測甲狀腺功能及眼眶影像學變化,Graves眼病患者建議戒煙以延緩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