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牙齦腫痛可能由乳牙萌出、口腔衛生不良、齲齒、牙齦炎、外傷等因素引起。
1、乳牙萌出:
乳牙萌出是嬰幼兒牙齦腫痛的常見生理性因素。牙齒突破牙齦組織時可能造成局部充血腫脹,多伴隨流涎、啃咬物品等行為。可通過冷敷牙齦、使用磨牙膠緩解不適,避免過硬食物刺激。
2、口腔衛生差:
食物殘渣堆積易滋生細菌,形成牙菌斑刺激牙齦。建議每日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餐后漱口。限制高糖飲食,定期用牙線清理乳牙鄰面,預防牙齦炎癥。
3、齲齒感染:
齲洞深入牙髓可能引發根尖周炎,表現為患牙對應牙齦紅腫。需及時進行齲齒充填或根管治療,避免感染擴散。伴隨自發痛、咀嚼痛時需口腔科急診處理。
4、牙齦炎癥:
牙齦炎多與牙結石刺激有關,表現為牙齦邊緣紅腫、易出血。需專業潔治去除菌斑結石,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癥。長期未治療可能發展為牙周炎。
5、物理損傷:
跌倒碰撞或牙刷過度摩擦可能導致牙齦創傷性腫脹。急性期可冰敷止血,避免過熱飲食。持續出血或傷口較深需就醫排除牙槽骨骨折。
保證膳食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草莓等水果,適量補充鈣質促進牙齒發育。避免兒童含糖飲料入睡,養成早晚刷牙習慣。牙齦腫痛持續48小時以上或伴隨發熱需兒科與口腔科聯合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