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移植預產期的計算可通過末次月經法、移植日推算法、超聲測量法、血HCG檢測法、胚胎發育階段法等方式確定。準確測算需結合臨床指標與胚胎發育特征。
1、末次月經法:以移植前14天作為末次月經首日,按Naegele公式末次月經月份減3或加9,日期加7推算預產期。該方法適用于自然周期或人工周期凍胚移植,誤差約±1周。需注意促排卵周期需校正取卵日與月經日關系。
2、移植日推算法:鮮胚移植者將移植日減去17天3日胚或19天5日胚作為虛擬末次月經。囊胚移植則需減去19-21天。該方法需結合胚胎培養天數,精確度高于單純月經計算,尤其適用于月經不規律患者。
3、超聲測量法:妊娠7-12周通過CRL頂臀徑測量最準確,每增加1mm相當于胎齡增加0.7天。雙胎妊娠以較大胎兒為準。孕中晚期需綜合BPD雙頂徑、FL股骨長等參數校正,超聲估測誤差隨孕周增大而增加。
4、血HCG檢測法:移植后12-14天檢測β-HCG值,結合翻倍速度輔助判斷胚胎著床時間。初始HCG>100mIU/ml提示良好妊娠狀態,但需排除多胎妊娠。該方法需動態監測,不能單獨作為預產期判定依據。
5、胚胎發育階段法:根據移植胚胎類型卵裂期/囊胚及質量評分調整計算。優質囊胚4AA著床時間通常早于3日胚1-2天,而低評分胚胎可能存在發育延遲。需結合實驗室胚胎培養記錄進行個體化評估。
妊娠期需保持均衡營養攝入,每日補充葉酸400μg、鐵30mg及鈣1000mg。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游泳。定期產檢監測血壓、血糖及胎兒生長指標,雙胎妊娠需增加超聲檢查頻次。出現陰道流血、規律宮縮或胎動異常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