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上長火癤子醫學上稱為癤腫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及周圍組織引起。常見誘因包括局部悶熱潮濕、皮膚屏障受損、免疫力下降等,多數可通過家庭護理緩解,反復發作或伴隨發熱需就醫。
誘因分析
1. 局部環境悶熱潮濕:久坐、衣物不透氣導致汗液積聚,細菌繁殖加速。建議穿純棉透氣衣物,保持臀部干燥。
2. 皮膚微小破損:剃毛、摩擦或抓撓造成皮膚裂口,細菌侵入感染。避免抓撓,破損處及時用碘伏消毒。
3. 免疫力暫時降低:熬夜、壓力大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會削弱抵抗力。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有助于預防。
4. 伴隨癥狀:早期表現為紅腫硬結,進展期出現黃白色膿頭,嚴重時可伴淋巴結腫大。若3日內未自愈或紅腫擴散,需排除癰或蜂窩織炎。
家庭護理方法
熱敷:用40℃左右溫水毛巾敷患處10分鐘,每日2-3次促進化膿。
外用藥物:膿頭未破時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避免擠壓:尤其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癤腫,強行擠壓可能引發顱內感染。
若癤腫直徑超過1厘米、伴隨發熱或一周未愈,需皮膚科就診排除深部感染,必要時行切開引流。糖尿病患者出現反復癤腫應監測血糖控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