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百日咳可通過一般護理、藥物治療、免疫接種等方式干預。該病主要由百日咳鮑特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雞鳴樣回聲。
一般護理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濕度維持在50%-60%。患兒咳嗽發作時采取俯臥位或側臥位,避免嗆咳窒息。母乳喂養嬰兒可繼續哺乳,已添加輔食者選擇易消化流質食物,少量多餐減少嘔吐風險。
藥物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或克拉霉素,可有效縮短傳染期。嚴重病例需住院接受靜脈補液和霧化治療,合并肺炎時需聯用頭孢類抗生素。鎮咳藥物對痙攣性咳嗽效果有限,不推薦常規使用。
免疫接種是核心預防手段,我國現行免疫程序為2、3、4月齡各接種1劑無細胞百白破疫苗,18-24月齡加強1劑。密切接觸者需進行暴露后預防,可口服紅霉素7-10天。
出現呼吸暫停、發紺或喂養困難需立即就醫。病程超過2周仍頻繁咳嗽者,需排查肺炎、腦病等并發癥。未完成基礎免疫的患兒康復后應補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