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返流可能由三尖瓣結構異常、右心室擴大、肺動脈高壓、感染性心內膜炎或風濕性心臟病等原因引起。三尖瓣返流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
三尖瓣結構異常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瓣膜發育不良導致的關閉不全,常見于埃布斯坦畸形。患者可能出現活動后氣促、頸靜脈怒張,超聲心動圖可明確診斷。輕度返流無需特殊治療,中重度需考慮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
右心室擴大常繼發于慢性肺部疾病或左心衰竭,心室擴張牽拉瓣環導致關閉不全。典型表現包括下肢水腫、肝淤血,胸部X線可見心影增大。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氧療和支氣管擴張劑。
肺動脈高壓時右心室后負荷增加,長期可導致三尖瓣環擴張。患者多有勞力性呼吸困難、胸骨旁抬舉感,心臟CT可評估肺動脈壓力。使用波生坦、安立生坦等靶向藥物可降低肺動脈壓力,改善返流程度。
感染性心內膜炎引發的瓣膜穿孔需靜脈抗生素治療4-6周,若發生心力衰竭或贅生物大于10毫米需手術清除病灶。風濕性心臟病造成的瓣膜增厚粘連可通過青霉素預防鏈球菌感染,嚴重者需行瓣膜成形術。
出現持續水腫、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或暈厥等癥狀應及時心內科就診。妊娠期女性發生中重度返流時需產科與心內科聯合評估,分娩過程建議監測中心靜脈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