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是一種常見的子宮內膜良性病變,屬于子宮內膜增生癥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子宮內膜腺體數量增多但結構規則,無細胞異型性。該病變主要與雌激素持續刺激有關,常見于育齡期女性,尤其是無排卵性月經周期或激素水平失衡者。

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長期無排卵導致孕激素缺乏,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肥胖女性脂肪組織中芳香化酶活性增高,促進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伴隨高雄激素血癥和排卵障礙;外源性雌激素藥物使用不當;內分泌功能性腫瘤如顆粒細胞瘤分泌過量雌激素。患者通常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非經期出血,部分可能出現貧血相關癥狀如乏力、頭暈。

診斷需結合超聲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增厚,確診依靠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下活檢的組織病理學檢查。病理特征為腺體與間質比例增高,腺體形態規則,上皮細胞呈單層排列且無核異型性。需與復雜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宮內膜癌進行鑒別。
治療以藥物調節為主,常用孕激素類藥物如地屈孕酮、醋酸甲羥孕酮、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通過對抗雌激素作用促使內膜轉化脫落。對于完成生育或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子宮內膜切除術。合并嚴重貧血者需補充鐵劑,急性大出血可能需刮宮止血。所有患者均應定期隨訪,監測內膜變化。

該病變屬癌前病變中的低風險類型,癌變率低于5%,但未規范治療可能進展為不典型增生。建議肥胖患者控制體重,避免濫用雌激素制品,40歲以上患者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出現異常子宮出血超過3個月應及時就醫,絕經后女性發現內膜增厚需排除惡性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