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江蘇龍鳳堂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鳳堂),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新華日報、現代快報等中央及省市級媒體組成的采訪團深入生產一線,實地調研龍鳳堂在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的實踐成果。
當日下午,采訪團一行剛剛抵達龍鳳堂,便被景色優美的花園式廠區所吸引。古香古色的龍鳳閣與現代化的廠房車間交相呼應,在體現中醫藥厚重傳承底蘊的同時,也彰顯出現代科技與古老智慧交融所迸發的創新活力。隨即,采訪團一行先后對龍鳳閣、提取2號車間以及沼氣回收站與污水處理站進行參觀調研,并與龍鳳堂相關負責人展開交流座談,沉浸式感受智能工廠的中藥現代化實踐。

“這里是提取2號車間,車間有118臺7噸的提取罐以及500多臺配套設備,年處理藥材約5萬噸。揚子江的拳頭產品藍芩口服液、蘇黃止咳膠囊、黃芪精等都來自提取2號車間……”在車間講解員的詳細介紹下,記者們表現出極大興趣,不斷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一幅幅車間生產的生動圖景。有記者感慨道:“車間給人的感覺就是兩個字‘震撼’,這是新質生產力在醫藥制造領域的生動實踐。”

在沼氣回收站與污水處理站,龍鳳堂的綠色發展實踐成果引起了采訪團的極大興趣。投資超億元建成的兩座污水站已穩定運行超2000天,累計處理污水超600萬噸,減排有機物逾15萬噸。今年剛剛投入運行的沼氣鍋爐項目開創“零成本”新模式,通過“高溫焚燒—余熱鍋爐—脫硫脫硝”系統實現能源回用,達成社會效益與產業價值的雙贏。“綠色低碳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有采訪團記者表示,揚子江的綠色發展路徑具備行業示范意義,為醫藥制造企業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據悉,“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是由中宣部組織的全國性采訪活動,旨在集中展示“十四五”以來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此次來泰采訪將揚子江龍鳳堂作為首站,充分彰顯出對企業以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以綠色轉型激活產業新動能的權威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