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后少尿可通過調整補液量、監測電解質、使用利尿劑、排查尿管堵塞、評估腎功能等方式處理。手術后少尿通常由血容量不足、尿管功能障礙、急性腎損傷、藥物副作用、手術應激反應等原因引起。
1、調整補液量
術后血容量不足是少尿的常見原因,需根據患者血壓、心率及中心靜脈壓等指標調整補液速度和總量。晶體液與膠體液可按比例搭配使用,避免過量補液加重心臟負擔。每小時尿量低于30毫升時需警惕低血容量狀態。
2、監測電解質
術后電解質紊亂可能影響腎臟濃縮功能,需定期檢測血鉀、血鈉水平。高鉀血癥會抑制心肌傳導,低鈉血癥可導致腦水腫。發現異常時可通過靜脈輸液或口服補充劑糾正,嚴重時需血液凈化治療。
3、使用利尿劑
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袢利尿劑可用于改善腎灌注后的少尿狀態,但需排除腎前性因素后使用。布美他尼適用于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用藥期間需監測尿量變化及電解質水平,避免過度利尿導致脫水。
4、排查尿管堵塞
術后導尿管血塊堵塞或位置不當會造成假性少尿,需檢查尿管是否通暢??蓢L試生理鹽水沖洗或調整導管位置,必要時更換導尿管。長期留置尿管者需預防尿路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
5、評估腎功能
急性腎小管壞死或腎動脈栓塞會導致真性少尿,需檢測肌酐、尿素氮及腎臟超聲。腎前性因素可通過補液改善,腎性因素需限制液體入量。嚴重腎功能衰竭需進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
術后患者應記錄24小時出入量,每日體重變化不超過1公斤為宜。飲食需控制鈉鹽攝入,適量補充優質蛋白但避免過量。早期床上活動有助于改善循環,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出現持續少尿伴水腫、呼吸困難時需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必要時進行腎臟??茣\。術后恢復期建議每2小時測量尿量,觀察尿液顏色及性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