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竇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鼻腔沖洗、糖皮質激素、黏液溶解促排劑、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急性鼻竇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鼻腔結構異常、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竇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能有效殺滅致病菌,緩解鼻竇黏膜炎癥。使用抗生素需嚴格遵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療程。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生素治療期間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
2、鼻腔沖洗
生理鹽水鼻腔沖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過敏原,減輕黏膜水腫。可使用專用洗鼻器或注射器進行沖洗,每日重復進行。沖洗液溫度應接近體溫,沖洗力度需適中。鼻腔沖洗適用于各類型急性鼻竇炎,能改善鼻塞癥狀。沖洗后可能出現短暫鼻腔刺激感,通常可自行緩解。
3、糖皮質激素
鼻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能減輕鼻腔黏膜炎癥和水腫。激素噴霧需規律使用才能發揮最佳效果,通常需要連續使用。局部使用全身吸收少,不良反應較輕。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引起鼻腔干燥或出血。激素治療對過敏性因素導致的鼻竇炎效果顯著。
4、黏液溶解促排劑
黏液溶解劑如乙酰半胱氨酸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進排出。促排劑可改善鼻竇引流,緩解鼻塞和頭痛癥狀。這類藥物通常口服或局部使用,不良反應較少。使用期間需多飲水幫助分泌物稀釋。黏液溶解劑常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使用。
5、手術治療
對于藥物治療無效或伴有解剖異常的急性鼻竇炎,可考慮手術治療。常見術式包括鼻內鏡鼻竇開放術、鼻中隔矯正術等。手術能改善鼻竇通氣引流,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風險。術后需定期復查和護理。手術治療后仍需配合藥物治療和鼻腔護理。
急性鼻竇炎患者應保持充足休息,多飲水有助于稀釋分泌物。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濕度適宜。戒煙限酒,減少黏膜刺激。適當鍛煉增強體質,但急性期應避免劇烈運動。出現發熱、劇烈頭痛或視力改變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期間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炎癥擴散。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防止轉為慢性鼻竇炎。定期復診評估治療效果,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