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的日常護理可通過皮膚保濕、避免刺激物、合理清潔、調節環境、飲食管理等方式改善癥狀。該疾病通常與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遺傳因素、環境誘因、心理壓力等因素有關。
皮膚保濕是基礎護理的核心。選擇無香料、無酒精的保濕霜,如含神經酰胺或尿素的乳膏,每日涂抹2-3次,沐浴后3分鐘內使用效果最佳。避免使用含防腐劑或香精的護膚品,防止加重皮膚干燥。
避免接觸常見刺激物能減少發作頻率。化纖衣物、羊毛制品、塵螨、花粉等可能誘發瘙癢,建議穿著純棉透氣衣物,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套。清潔劑選擇中性pH值產品,避免含皂基或強效去污成分。
溫水短時清潔有助于保護皮脂膜。洗澡水溫控制在32-37℃,時間不超過10分鐘,禁用粗糙搓澡工具。推薦使用低敏沐浴露,如含燕麥提取物的清潔產品,沖洗后輕拍吸干水分而非用力擦拭。
保持適宜環境溫濕度可緩解癥狀。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60%,溫度20-24℃為宜,避免空調直吹。冬季使用加濕器時需定期清潔,防止霉菌滋生。外出時注意防曬,選擇物理防曬方式如遮陽傘。
飲食管理需個體化調整。常見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雞蛋、堅果等,但無需盲目忌口。建議記錄飲食日記,發現可疑致敏食物后咨詢醫生進行專業評估。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有益。
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皮膚感染表現時,應及時就醫評估。合并明顯滲出、膿皰或發熱需警惕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繼發感染,需配合醫生進行規范治療。